首页

舔足

时间:2025-05-28 21:14:45 作者:2025中泰贸易投资及产业对接会在曼谷举办 浏览量:33836

  中新网西宁7月12日电(胡贵龙 铁富强)记者7月12日从青海省公安厅获悉,该省警方自去年12月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以来,共侦办谣言类案件27起,通报处置外地谣言线索99条,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有效遏制了谣言多发、频发态势。

图为青海警方开展“打谣防谣”宣传活动。铁富强摄

  据介绍,该省公安机关与网信部门开展合作,推动形成跨部门、全方位的网络谣言综合立体打击整治体系,研究起草《依法打击利用信息网络编造传播谣言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指引》,为提升全省民警打击整治谣言案件提供依据和方向。截至目前,该省在打击违法犯罪、平台整治、综合治理和普法宣传教育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依托“净网”专项行动,青海警方将网络谣言作为重点打击整治的“网络乱象”之一,全力开展社会各领域热点、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打击处置。已侦办的27起谣言类案件中,刑事案件2起、行政案件25起,对发布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人进行有力打击,向心存侥幸、罔顾事实之人形成有力震慑。

  聚焦“网络水军”“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突出乱象,青海警方针对社交媒体、直播和短视频等重点平台应用开展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截至目前,巡查本地网站428家次,依法依规整治网站平台45家次,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4份,依法行政警告处罚1次,对已认定的网络谣言督促清除处置102条,关停违法违规账号17个。

  坚持打击整治与宣传教育一体推进,民警深入校园、社区、企业开展打谣防谣宣传“三进”活动,教育引导民众如何辨别谣言,知悉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开展以案说法号召群众自觉抵制网络谣言。针对本地重点网红大V群体,主动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网红大V遵纪守法、抵制谣言,自觉规范网络行为。

  此外,借助青海网警公开巡查执法账号作用,向广大网民提供“打谣”举报渠道,发布宣传文章、视频等1129篇,适时曝光典型案例,推动形成依法治网、依法上网的良好氛围。(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深度|四度无缘谈判桌,“天价抗癌药”纳入医保为何难

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行走的风景》写意风景画展亮相内蒙古美术馆

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5日获悉,《面向国际学生的经管类课程跨文化教育案例集》在上海首发。这是一本融合了思政教育元素的经管双语案例集。

2024UCI泵道世锦赛中国区预选赛烟台站比赛将举办

李鹏新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李鹏新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巡逻、搜捕、安保……警中“汪汪队”可萌可猛训练记

9月30日,随着一列满载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的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站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今年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数量达到5802列,同比增长15.7%。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天山南北唱新歌:板下经济,致富路更宽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给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问题也日益严峻,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6.9%、20.1%。加强健康教育,让公众学会主动健康、掌握健康技能、养成健康行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关资讯
万科“瘦身”方案落地:转让深圳湾总部基地地块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厅长张相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为检察机关更好地保障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为其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行政检察职能,高质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以专项活动为抓手,促进劳动者权益保护。2022年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2023年又延长一年,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和特定群体权益保护,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单独将就业领域作为其中一项监督重点领域,将农民工作为特定群体之一纳入合法权益维护重点范围。同时,鼓励各地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围绕“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开展特色“小专项”。指导安徽、江西、海南、云南、甘肃、新疆等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小专项活动,办理此类行政检察案件约2600件,为农民工讨薪2.3亿余元。二是加大行政检察监督力度,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行政检察监督职能,聚焦劳动就业领域行政案件,加大监督力度,监督法院依法纠正错误裁判、依法及时执行,促进争议一揽子化解。2023年,共办理涉劳动就业、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3100余件。聚焦工程建设、餐饮服务、网络订单配送等容易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多发行业、领域,特别是注重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者权益维护。某区检察院在办理某外卖骑手工伤认定案中,发现一些新招聘尚未参保、短期灵活用工如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客观原因有时难以获得充分社会保障支持,推动与区法院、司法局、人社局出台《关于在涉劳动关系检察工作中加强共同调处与协作支持的意见(试行)》,就如何实质化解争议、避免“程序空转”、加强治理堵漏等,促进更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达成共识,确保新业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坚实保障。三是注重诉源治理,推动重点突出问题标本兼治。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专项治理相结合,发挥大数据作用,灵活运用检察建议、专题报告、白皮书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监督纠正、堵塞漏洞、建章立制的建议,促进同类突出问题的治理,起到“监督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黑龙江省检察机关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通过构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已帮助61位农民工讨回薪酬48万余元,督促相关企业建立工资专款账户6件,涉及金额340余万元。今年3月,最高检第七检察厅专门印发通知,推广该监督模型,指导各地检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用好模型,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切实保障农民工安“薪”不忧“酬”。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